峨蕊茶,其名何其雅也。此茶产於四川峨嵋山,因其条索紧细,白毫暴露,形似花蕊,故名峨蕊茶。
本来,在峨嵋山腰间的白龙洞、黑水寺一带,群山环抱,云雾旋绕,气候适合,土壤肥美,是茶叶成长抱负之地。峨蕊茶就盛产於这个当地。
据《峨嵋读志》载:「峨嵋山多药草,茶尤好,异於全国;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,味初苦终甘,不减江南春采。」远在一千多年前,峨蕊茶已列为贡品。
白居易是个喝茶大行家,他写了一首《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》,谢人送赠的四川新茶,说的是:「故情周匝向交亲,新茗分张及病身,红纸一封书后信,绿芽十片火前春。汤添勺水煎鱼眼,未下刀圭搅曲尘,不寄别人先寄我,应缘我是别茶人。」收到红纸包封的新蜀茶,白居易当即添水煮茶尝新,并写诗称谢友人,也不忘自诩是识茶之人,他尝到的,想是峨蕊茶了。
白居易(772年~846年),汉族,字乐天,晚年又号香山居士,河南新郑(今郑州新郑)人,中国唐代巨大的实际主义诗人,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。他的诗篇体裁广泛,方式多样,言语平易浅显,有"诗魔"和"诗王"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白居易新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郊区。白园(白居易墓)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。
白居易的思维,归纳儒、佛、道三家。立身行事,以儒家"达则兼济全国,穷则独善其身".其"兼济"之志,以儒家仁政为主,也包含黄老之说、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;其"独善"之心,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、齐物、逍遥观念和佛家的"摆脱"思维。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。白居易不只留下近三千首诗,还提出一整套诗篇理论。他把诗比作果树,提出"根情、苗言、华声、实义"(《与元九书》)的观念,他以为"情"是诗篇的底子条件,"感人心者莫先乎情"(《与元九书》),而情感的发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。因而,诗篇创作不能脱离实际,有必要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,反映一个年代的社会^***情况。他承继了《诗经》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,注重诗篇的实际内容和社会效果。着重诗篇揭穿、批判^***坏处的功用。他在诗篇体现办法上提出一系列准则。
他的这种诗篇理论关于促进诗人正视实际,关怀民生疾苦,是有前进含义的。对大历(766~779)以来逐步侧重方式的诗风,亦有针砭效果。但过火着重诗篇创作服从于实际^***的需求,则必然捆绑诗篇的艺术发明和个性的多元化。